盟。
宋太平兴国四年六月,宋太宗还师至镇州,决定以新胜之师收复燕云十六州,宋辽之战爆发。
当初,萧燕燕派耶律沙救援北汉时,就已经考虑到幽州的布防。她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统军使萧讨古等,率兵同南京留守韩德让以及耶律学古一道,戍守燕地,死守南京。
宋军在开局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并没笑得太久,攻打南京城成了宋军噩梦的开始。大将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萧燕燕便以耶律休哥代替耶律奚底,统帅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
在耶律沙和大将耶律休哥的拼死护卫下,高粱河一战,宋太宗身负箭伤,乘牛车逃走,宋军惨败而归。
自此,辽宋边境,经常冲突不断,互有胜负。
宋太平兴国四年十月,萧燕燕任命韩匡嗣为南面行军都统,与南府宰相耶律沙、大将耶律休哥南攻宋朝,以报复宋朝进攻幽燕。
宋军诈降,韩匡嗣不听耶律休哥劝阻,执意受降,结果中了宋军的埋伏大败。韩匡嗣率其残部逃至易州山,耶律休哥因早有防范,得以全师而还。
景宗大怒,欲治韩匡嗣之罪,皇后萧燕燕率众皇族为韩匡嗣求情,景宗怒气难消,韩匡嗣死罪饶过,被打了二十军棍。
宋太平兴国五年十月,景宗耶律贤为鼓舞士气,找回面子,亲率大军攻宋,于瓦桥关大败宋军,俘宋将数名,斩杀甚众,是为瓦桥关之战。景宗是速战速决,见好就收,打完就撤兵退回。仗都打完了,赵光义才从开封率军出发,为此,嘲笑辽景宗是被他的气势给吓跑了。
◆进入“萧太后时代”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偏偏是“恩爱夫妻不到头”。
宋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廿四日,耶律贤在出猎途中,病逝于云州焦山行宫,享年三十五岁。临终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同时立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
闻知景宗驾崩,时任辽朝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不俟召,率其亲属赴行帐”。萧燕燕见到韩德让,心中顿安。很快,耶律斜轸也赶了过来。二人帮助萧皇后易置大臣,天亮之后,拥立辽景宗长子梁王耶律隆绪于灵柩前即位,是为辽圣宗。皇后萧绰奉遗诏摄政,下诏晓谕诸道。
十月初一,圣宗耶律隆绪初次临朝视政,初三,群臣上尊号“昭圣皇帝”,尊皇后萧绰为皇太后,大赦天下。
这一年,萧燕燕二十九岁,耶律隆绪十二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萧皇后的身份变成了萧太后。萧太后二十九岁,便开始临朝摄政,而女皇武则天掌权时是六十岁,同为女政治家,名分不同,实质相同,年龄可差得多了。年轻的寡母,无知的幼子,能挺过这改朝换代的危机吗?
主少国疑,内有拥兵自重的宗室亲王对皇位虎视眈眈,外有大宋时刻威胁大辽边防。萧燕燕深知此时危机四伏,她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以及韩德让面前哭诉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原本就是每天在朝堂上见面的重臣,他们眼中的那位沉稳干练、叱咤风云的萧皇后,原来也是一个孤立无援、楚楚动人的小女子。男性那种天生的“怜香惜玉”荷尔蒙瞬间爆棚,各个都是纯爷们。几位重臣当即跪倒,拍着胸脯发下重誓道:“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太后你就相信我们吧,不要有任何顾虑!他们似乎忘了,面前这个年轻的女人,是已经执掌朝政十多年的一代女皇。
萧太后临朝摄政,大赦天下。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以及韩德让三人,这三人都是军事上的大才,能征惯战,有勇有谋。
命令耶律休哥留守南京,总管南面军事,加强军事防范;任命侄女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