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无能,借穆宗遇害投机弄权,所以决定暗杀萧思温。
《辽史》载:“九月辛丑,得国舅萧海只及海里杀萧思温状,皆伏诛,流其弟神睹于黄龙府。”将国舅萧海只和萧海里一并诛杀,同时将国舅之弟神睹流放到黄龙府。
不过,事实的真相并非这么简单。
在古代,私藏铠甲是死罪。《荀子》有云:“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说明铠甲和军队是联系起来的,甲胄在弓箭面前,更能彰显出庞大的威慑力,努尔哈赤仅凭十三副铠甲,就能重新起家,大败明军。
十年之后,女里因为私藏五百具盔甲,被查出,审问时从女里的袖子里,又搜出一封书信,竟然与刺杀萧思温的有关,结果将高勋牵扯进来。
女里、高勋被赐死,同时没收其家产,赐予萧思温家族。
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十年时间,女里竟然没有销毁最重要的证据——书信,撇清自己与萧思温案子的关系,而且,这封信还能在他的袖子里被搜出来,这也是让人脑洞大开的事情。
有一种可能就是,十年前,耶律贤和萧燕燕已经掌握了初步线索,由于景宗刚登基,皇位还不稳,加上失去了国丈萧思温,景宗势单力薄,还需要女里和高勋的支持。只能采取隐忍之策,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手。
可以说,萧思温这场杀身之祸,起因就是他太红了,红得发紫,紫后凉凉。
◆代为执政
萧燕燕被册封皇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开宝三年,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次年,宋开宝四年,皇子耶律隆绪出生。
“母凭子贵”,生下皇子,耶律贤大为欣喜。为了安抚皇后萧燕燕及萧氏后族,景宗封萧燕燕的母亲耶律吕不谷被封为燕国大长公主,追封萧思温为楚王,追封燕燕的祖父胡母里为韩王。
之后,萧燕燕又连续为景宗生下三子两女,三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祐、耶律郑哥;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萧燕燕的四子耶律郑哥,八个月就夭折了。如此高产,可见耶律贤对皇后萧燕燕的宠爱是不言而喻的。
宋开宝九年二月初五,耶律贤诏集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着为定式”。
“朕”这个字在古代,那是皇帝专用,耶律贤此举,也正式确定了皇后萧燕燕在大辽的地位,是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存在,就如同当年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一样。有这么一个是把天下都愿意拱手送给自己的丈夫,萧燕燕夫复何求!
若遇到重要的军国大事,萧燕燕便召集蕃汉大臣共商大计,最后做出决定,她所做的决定,耶律贤最多只是听听汇报,不做任何干预。
宋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初一,耶律贤封皇子耶律隆绪为梁王,耶律隆庆为恒王。
宋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亲征太原,北汉皇帝刘继元立即遣使向辽景宗耶律贤求援。
萧燕燕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兵驰援太原。听闻是赵光义御驾亲征,又命左千牛卫大将军韩悖、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再率两镇雄兵南下增援。“雄州合约”被打破,辽宋关系亦宣告破裂。
三月十六日,耶律沙行进到石岭关,遭遇宋军郭进部队的阻击。耶律沙的意思是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开战,耶律敌烈不待后军至,率部抢先渡河进攻宋军,郭进乘其半渡发动突袭,斩杀耶律敌烈等五将,歼万余人。
敌烈成为“烈士”后,北院大王耶律斜轸才率后军赶到,弓弩齐放,救下耶律沙,辽兵余众仓皇退走。不久,辽北路援军也被宋军击败。
很快,宋军攻取并焚毁太原,逼迫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辽国失去了一个相当难得的战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