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就差一步(5 / 7)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8370 字 2022-03-11

。此事朕自有时尔。”

王储,国家之本,朕岂不知。但近世浅薄,若立太子,即东宫僚属皆须称臣,与当皇帝没什么差别,人们会心感不安,此事

朕在适当的时候会做安排。

◆突然暴毙

罢了吕蒙正,贬了宋沆等大臣,太宗也知道赵元僖一定也参与了,说不定就是幕后主使。按理说也应该处罚赵元僖,太宗想了想,又打消了处罚的念头。

毕竟,血浓于水,亲情战胜了一切,决定再给元僖一次机会,希望他能知错悔改。

赵元僖起初也很惶恐,生怕老爹会降罪自己,过了段时间,看看没啥事,这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淳化三年十一月十日,清晨。

许王赵元僖吃过寿面,饮过寿酒,和往常一样正常上朝。

刚坐殿庐中,说了声身体不适,豆大的汗珠就落了下来。于是申请立刻打道回府,到了家中就开始昏迷不醒。

太宗听闻儿子病了,也没心思上朝了,赶紧到许王府上探望。

青春正盛的赵元僖已经气若游丝,太宗痛哭流涕,叫他的名字,还能勉强答应。太宗希望用皇上的威望把儿子拉回来,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也就是一盏茶的工夫,一直为皇位刻苦打拼的赵元僖竟然气绝身亡,时年二十七岁。

赵元僖突然病逝,太宗伤心欲绝,抱子痛哭,“左右人等莫敢仰视”。

在心里,太宗早已默许了赵元僖的太子之位,只是没有宣布。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昔日的迟疑竟成永远的遗憾。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太宗下诏,追赠赵元僖为皇太子,谥号恭孝。

想起皇太子的种种优秀表现,太宗追念不已,悲泣达旦,一夜没睡,提笔写下《思亡子诗》。对近臣道:“是自己对不起恭孝太子。”宣布废朝五日,以示哀悼。

近侍上前劝道:“皇上切莫悲伤过度,以免伤了龙体。”又道:“臣觉得恭孝太子之死应该另有隐情,望圣上明察,为太子讨还公道。”

太宗大惊,急忙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宦官王继恩,前往许王府调查。

◆真相原来是这样

赵元僖的妻子李氏,是隰州团练使李谦溥之女,是太宗钦点的。赵元僖对这位李氏夫人并不是太中意,他喜欢的是侧妃张梳头。

张梳头恃宠而骄,不甘心做侧室,一直想上位,取代李氏成为正式夫人。

昭宣使王继恩派人封锁恭孝太子府,带御医前来查验,确认是赵元僖系中毒身亡。王继恩将府内丫环仆人叫到院内,一一查问。得知,当天凌晨,太子是与夫人李氏共进早膳,喝过寿酒。

王继恩命人去搜,将太子喝过的寿酒、酒壶、酒杯统统找来,发现问题的关键出在酒壶上。

当天是赵元僖生辰,小妾张梳头,倒好了两杯酒,就退下了。

夫人李氏与太子,共进早膳,李氏向太子祝寿道:“妾有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守。”

赵元僖非常感慨,他端起李氏面前的酒杯,夫妻二人喝起了交杯酒。这酒里面有文章,二人浑然不知,躲在屏风后面偷看的张梳头却急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为了迅速上位,张梳头命人打造了一把精致的鸳鸯酒壶,壶中有一机关,可以从酒壶内倒出的两种不同的酒,一种是毒酒,一种是正常的酒。

倒酒时,张梳头给李氏倒的是毒酒,给赵元僖的是好酒。没想到喝酒时,赵元僖与李氏交换了酒杯,赵元僖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阴差阳错地喝下了毒酒,张梳头不敢声张,更不敢阻止,知道自己闯了大祸,顿时吓瘫在地。

王继恩这边一查,就全清楚了。立即将张氏逮捕,一审讯,全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