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宦海沉浮(5 / 5)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6576 字 2022-02-20

死刑。

石曦因功加领霸州团练使、兼任镇州知州。

◆大宋铁骑静塞军

岐沟关、君子馆两次大战,大宋丧师数万,国力穷沮,被迫在战略上采取守势。

痛定思痛,太宗觉得宋军之所以屡战屡败,原因就出在宋军基本上全是步兵,缺少能打硬仗、狠仗的铁血骑兵。

马匹历来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马匹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唐朝牧马监蓄马将近七十万匹。

失去燕云十六州后,大宋无法通过北方贸易、走私获得蒙古高原的战马,西北党项的崛起,让宋朝从西北获取战马的途经也给切断了,大宋的战马最多的时候也不足二十万匹,实力跟汉唐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中原缺马,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军团,在与大辽、党项的对抗中,步兵根本沾不到什么便宜,因此屡屡失利,不败则已,一败就是大败。

数次北伐,宋军共得马四万匹,太宗觉得,是时候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精锐骑兵了。

易州紧邻涿州、幽州,是中原门户,这里的百姓常年和契丹等游牧民族打交道,历来民风彪悍,精于骑射。一寸山河一寸血,听到外敌入侵,男女老幼都能挽弓搭箭,全民皆兵。

大宋的这支骑兵,人员全部来自易州,所有成员都能开二百斤的硬弓,精挑细选,聚齐三千人。一人配五匹战马,马匹都是清一色的良驹。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这是大宋历史上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在缺马的宋朝,已经达到了顶配,太宗为这支铁骑取名“静塞军”。

静塞静塞,有了它,边塞就安静了,“静塞军”这个名字,不是太宗始创。大唐开元十九年,最先在蓟州城内置静塞军,大历六年,又在轮台置静塞军。

这支大宋的超级武力,也是太宗的秘密武器,他要为这支铁骑配备一名同样铁血的将军。在大宋诸多的战将当中,就有那么一位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头脑冷静,心思缜密,常胜不败的虎将,他就是大宋的国舅爷——李继隆。

接到任命的这一天,李继隆这位铁血汉子,失声痛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宋太需要这样一支骑兵军团了,他已经等得太久,太久,太久了……!

中国历史上,有五大装备精良,作战勇猛,并称于世的铁骑: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女真的铁浮屠、蒙古重甲铁骑,还有一个就是:大宋的静塞军。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真正的英雄,就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

燕山横蓟北,狐塞接云中。勿使长城上,惟留汉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