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宦海沉浮(4 / 5)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6576 字 2022-02-20

赵普道:“这个国家巨蠹,犯有死罪十几条,实属十恶不赦,天不藏奸,国法难容!必须将其绳之以法!”

太宗也没了道理,“令中使脔杀之。”只好命人将侯莫陈利用在商州赐死。

诏令下达之后,太宗又反悔了,派人快马加鞭传令赦免。传诏使者飞马前往商州,途中,马在泥泞当中跌倒,使者走出泥泞换马继续前行,到达商州时,侯莫陈利用已经被前使斩杀于闹市之中。

朝野上下、百姓听闻这一消息,无不拍手称快。第二回合:赵普全胜。

赵普整顿吏治,扳倒这位“江湖大师”,接下来

又将依附“大师”的奸佞之臣,统统贬官。

◆陈廷山谋反

陈廷山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是在太祖赵匡胤亲征太原时。

开宝二年年二月,太祖派曹彬、党进率部进攻北汉,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匡胤亲征督战。

北汉皇帝刘继元一面令杨业、冯进珂带兵扼守团柏谷,一面遣使向辽国求援。

两军相峙,杨业派牙队指挥使陈廷山率领三百人侦察宋军敌情,陈廷山一头撞上了大宋先锋李继勋的大军。

好汉不吃眼前亏,在这决定生死的一刻,陈廷山阵前倒戈,带领三百弟兄向李继勋投降了。仗还没打,一部分人就投降了,杨业和冯进珂担心寡不敌众,只得退回太原。宋军很快夺取汾河桥,直抵晋阳城下。

降将陈廷山投到大宋之后,参与了宋军与北汉及辽国的多次战役,被封为济州刺史。

太平兴国五年,辽军围攻瓦桥关。太宗命济州刺史陈廷山率军支援定州,莱州刺史杨重进等刺史率军支援关南、镇州,在瓦桥关以南三地增加兵力。

大宋雍熙北伐,陈廷山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涿州会战中,没有按期到达。按照军法应当斩首,太宗给了降职处分,贬为冀州驻军主管,随后即因被人控告纵容部下烧毁民宅,又被贬为平戎军知军。这意味着陈廷山投宋之后,在官场上走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陈廷山的平戎军治所在霸州南,两地驻军唇齿相依。

霸州都部署石曦,并州太原人,沙陀人后裔,武将出身,打小才思敏捷、机智过人。石曦的来头不小,父亲是后晋韩王石敬晖,石敬晖是后晋皇帝石敬瑭的从弟,石曦就是石敬瑭的亲侄子。

后周恭帝柴宗训封石曦为副左骁卫大将军,让他率使团出使高丽国,没等石曦返回中土,后周已经变天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建隆三年,赵匡胤命石曦再次出使高丽,被任命为迁左骁卫大将军,护秦州屯兵。

开宝二年被任命为雄州知州,兼任潭州钤辖。开宝八年,会同李继隆率兵攻打袁州南唐军,平梅山、板仓诸洞蛮寇,俘馘数千人。

石曦跟着太祖、太宗,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太平兴国中期,石曦历任右神武、右羽林大将军。雍熙四年,改知霸州兼都部署。

《宋太宗实录》载,平戎军知军陈廷山感觉自己混了这么多年,越混官越小,心中非常失落,居然派亲信向辽国写投降书,请辽出兵,自己所部愿为内应,带领平戎军叛逃辽国。

陈廷山这人看来脑后是生有反骨的无耻之徒,反反复复地背信弃义,叛国投敌。

辽方答复并约定时间,然而陈廷山却没那么好运了,这回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阴差阳错,送书人把回信误送到霸州知州石曦的手中。

石曦看到契丹的信件,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与都监侯延济定计,摆下鸿门宴,请陈廷山到霸州喝酒饮宴。陈廷山一到,埋伏的刀斧手一举将陈廷山等人全部拿下。打上木笼囚车,石曦派人将平戎军知军陈廷山押送开封,请求朝廷发落。

端拱元年六月初一,陈廷山以谋反罪被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