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过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得了“婴风疾”,和现在的“羊角风”比较相似。穆宗耶律璟即位后,耶律贤被收养于永兴宫中。
耶律贤黎明时分到达黑山,萧思温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人,立二十一岁的耶律贤为帝,是为辽景宗,大辽国第五任皇帝。星夜变换间,皇位又摇摆到辽世宗一脉。
开宝二年三月初九,辽景宗耶律贤回到上京,因为拥戴有功,萧思温被封为北院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南院枢密使高勋被封为秦王;女里加封政事令。
萧思温,小名寅古,契丹“后族”,述律太后的侄子,父亲是辽太祖功臣北府宰相萧敌鲁的族弟忽没里。萧思温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儒雅有风度,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娶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吕不古,当了驸马,成为辽穆宗耶律璟的姐夫。
穆宗时,萧思温出任南京留守。作为一个封疆大臣,史书上说萧思温“握笄修边幅”,过于拘泥小节,重视修饰边幅,相对于舞刀弄枪的契丹人来说,文韬武略就差了很多。大伙儿公认他就是个绣花枕头,不够将帅之才。
显德六年三月,周世宗柴荣统帅大军前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兵锋直指南京。萧思温见周兵势不可挡,甚是嚣张,于是,上报
穆宗,请求增兵援助。
穆宗回复道:“敌来,则与统军司并兵拒之;敌去,则务农作,勿劳士马。”敌人来了,就与统军司合兵拒战;敌人走了,就务农耕作,不要让兵马太过劳顿。
周军神速推进,很快三关失守,萧思温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也不敢派兵驰援被攻打的州县,只是告诉手下将士,皇上很快就能到了,让大家据守南京。
手下将士争先请求出战,思温不从。他告诉众将,“敌众而锐,战不利则有后患,不如顿兵以老其师,蹑而击之,可以必胜。”敌人来势汹汹,我们不能硬碰硬,为今之计,不如固守南京,伺机而动,到时敌疲,再乘势攻之,必将大获全胜。
不久,周军攻陷易、瀛、莫三州,南京告急。城内百姓震惊无比,很多人都携家带口逃到西山去了。萧思温因为防守防失利,害怕皇上怪罪,上表请求皇上亲征。所幸周世宗柴荣得了急病,不得已班师收兵,南京的危机瞬间解除。
周军一撤,萧思温这回来了尿性,果断派兵追击,打了一场十分有面子的“胜仗”。
萧思温有三个女儿,天生丽质,个个容貌出众,知书达理,智慧非凡。由于是后族出身,她们要嫁的人除了皇上就是皇族贵胄。
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契丹皇室贵族婚俗在辈分上比较乱,这是出了名的。萧思温的长女萧胡辇,嫁给了辽穆宗的弟弟齐王耶律罨撒葛,萧思温是穆宗耶律璟的姐夫,与穆宗的弟弟是平辈,这是典型的舅舅娶外甥女。
二女儿萧夷懒,嫁给了辽太宗的侄子、耶律李胡之子赵王耶律喜隐;三女萧绰,小字燕燕,年方十七,尚待字闺中。
做了北院枢密使的萧思温,正在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局。萧家三女,个个都是萧思温的掌上明珠,尤其三女儿萧燕燕,才华出众,更是被寄予厚望。
◆第一皇后
后周广顺三年五月初五,萧燕燕出生在辽南京,幼年聪慧好学,才智过人,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契丹人也讲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一次,萧思温让三个女儿一起干家务,两个姐姐草草地就收场了,唯独萧燕燕还在继续仔细地擦拭着瓶瓶罐罐,把家具归拢得整整齐齐,萧燕燕从小就办事认真,尽职尽责。思温见后,称赞道:“此女必能成家!”
虽然耶律贤已经有了妻室,做了皇帝,还是要马上广纳美女充斥后宫。蠢蠢欲动的萧思温立即将自己三女儿萧绰,推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