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不晓得,都以“胖婆”代之。胖婆干挡车这活也真不容易,因个子矮,时常得踮着脚挡车,这样不免拖累了手脚,老要闹出一些质量上的事情来,因而那几块钱的奖金是月月落空。胖婆家有不少亲戚在广东那头,在他们的鼓动下,她干起了长途贩运的营生,让她挖得了第一桶金。这个其貌不扬的胖婆,胆魄倒不小,是厂里最早弃职经商的人。现在她已谙熟此道,干得红红火火,货源渠道,砍价杀价已是行家里手。长途贩运离不了火车,可那车票却紧俏得烫手,弄车票得依靠熟人,上得车后得设法把那些货物东挪西藏分散了放,否则目标太大,那些洋烟洋酒就更不消说了,罚没一次那可就血本全无。胖婆天生就是块经商的料,对这些要害部门的人,也就是车站售票和列车上的乘务人员,她都逐一打点到位,只要她有事相求,自是一呼就应。她虽织不了上等的白布,但却能织出一张丰富人脉网络。这张网络就像是一份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现在的她已今非昔比,披金戴银又出手阔绰,让人不由得要刮目相看。在厂里那时,根本没人瞧得起她,都把她当笑料处理,凡事矮人一截。幸好,胖婆脾性特温和,什么样的玩笑她都能一抿而过,不过她心里清楚,这是在取笑自己,但她不会因此而生气,也不与人去争辩。
而林之韵却正好相反,不管到哪都备受瞩目,都有人围着她转,如鹤立鸡群一般。林之韵不但漂亮聪明,还工于心计,她的文学爱好和写作功底使她考虑问题比较深远,总让她周围的人望尘莫及。别人笑话胖婆,看不起她,那是别人的事,她偏逆而行之,人之所远,我偏亲之。因而,不管在那遇上胖婆,林之韵反而主动上前打招呼,聊上一会,这很让胖婆为之感动。两人的反差实在也大了些,比肩而立,难找一处共同点来。若单论容貌,胖婆虽算不得漂亮,却也绝挨不着那“丑”字来,貌虽不美却不失可爱。只是让人感觉,一个有如齐国的钟离春,一个却似汉代的赵飞燕。林之韵之所以会和胖婆交往,这倒并非说心里就一定很瞧得起她,只是想到人事难料,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祸福相依,谁能料定。古人有言“凡人不可面相,海水不可斗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曾是何等的威风,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熟料,等那弥留之际,却要将女儿的终身托付给曾是自己取笑寻乐的乡妪刘姥姥。以貌取人,这是人常犯的错误,就连圣人孔子都犯过这样的错,都没能幸免。孔子有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凭其外貌就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哪知道子羽学成归去,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众,声誉很高。孔子因此而自责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样的事例实在数不胜数,虽错在别人的身上,但我知道了当然就不可再犯,否则无疑是同样的错犯第二次。
这一日,林之韵去逛市场,恰好遇上正在兜售服装的胖婆。两人已好久不曾见面,林之韵对胖婆真有三日不见,刮目相看的感觉,对她羡慕不已。两人说个不停,颇为亲热。在这一波全民经商的浪潮里,林之韵居然一丝的甜头都未尝到,有心参与,却苦于无处下手,只能一心去写她的小说。这次见到胖婆,使她心里开始萌生起某种想法来,正想着和她多聊一会。
这时胖婆说道“之韵,今日我做东请你吃粤菜,我们再好好聊聊,在厂里时,你可是待我最好的人噢!”
林之韵也正有此意,因而她就不作任何客套,欣然应允。她提了很多问题,对于这事,现在已有了一个大致轮廓,她问道“哎,阿琴,我也想去那儿一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生意可做,你愿不愿意给我举灯引路的?”
那胖婆听了惊诧地问道“之韵,你可是厂里的才女耶!难道你也想做这个?”
林之韵说“你千万不要这样抬举,我算那门子才女哟!做生意赚钱哪个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