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封定倭侯(2 / 3)

加大留学许可的宣传!”鸿胪寺卿道。

“准奏。但是留学生的学习费用、日常开销,要与本国民众同等,不可欺负他,也不可娇宠他。”赵构说。

一视同仁,更是一种尊重。

“皇上,赴日传播国学的先生反响良好,臣建议每五年一期轮换派遣书生前往。一来加强中日交流与友好;二来,也能让书生摆脱终生苦读为考取功名的宿命。读万卷书,还不如行万里路,去外面走走看看,回国才能有更好的想法的去付诸于实践。”礼部尚书奏请道。

赵构道:“正合吾意,准奏!”

杨再兴说:“臣也有奏。”

“哦?请奏!”

“臣发现日本的米饭,跟我们大宋的米饭似有不同,臣有个想法……臣打个比方,狼跟狗,生出了狼狗。臣的意思是,能不能使用杂交的方式,两两选取优势品种杂交,看看能不能结出更饱满、产量更大的米粒。”80

赵构笑道:“哈哈,爱卿还是个农学家呢!这个想法好,这个交给司农去实验。明年,最迟后年,朕要看到结果!不只是稻米,所有的粮食、水果,都可以去试一试嘛!”

工部尚书领旨道:“臣尊旨!”

大家说了一番各自的创造性想法,赵构又问:“好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李纲道:“皇上,臣收到消息,金国受李乾顺请求,已经发兵西进,救援李乾顺。估计这会儿已经进入西夏境内了。”

赵构收拾心情,说:“金国到底还是出兵了。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也有些棘手呢!”

李纲拿出一份密信,呈给赵构说:“这是我方探子密信。金国虽然出兵了,但是也不愿与我大宋交手,应该不久就会来信,告知他们的意图只是想收回旧地。”

赵构接过密信,边看边说:“此人字迹不错嘛,很工整,很有结构,不错!此人定能有所作为!”

“臣也不知此人是谁,永国公应该知道,此信是永国公安排的人转交给臣,让臣呈给皇上的。”李纲道。

赵构叹道:“永国公人虽然不在朝中,却又处处可见他啊!”

众人不知皇上的意思是夸永国公,还是忌惮永国公,都不敢随意接话。

赵构说:“既然金国暂时无意与我交锋,我们也不忙着找他麻烦,收拾干净西夏再说。好了,没事今日就退朝吧!”

散了朝,杨再兴出了大殿,等着李纲出门,躬身问道:“宰相大人,敢问永国公在西夏有何要事,不知杨某帮得上忙没有?”

李纲心说我要是知道我就比皇上还厉害了,他说:“具体本相也不清楚,想必皇上知道多一点。”

杨再兴想我哪敢问皇上啊,他便无奈道:“有劳宰相了。”

李纲也不好让他扫兴,又告诉杨再兴:“老夫只知道永国公孤身一人,加上吴玠将军五万人马,两路出击,把西夏搅了个天翻地覆。”

杨再兴暗赞不已,永国公竟逞孤胆英豪,独闯那龙潭虎穴,想必干的是那惊天地泣鬼神之事!自己一定要倍加努力,将来好为永国公如虎添翼。

李纲本走了两步,又退回来给小辈杨再兴一个忠告:“定倭侯呐,老夫倚老卖老,你不要在意。你从一介草民,一跃而登堂入室,一定要时刻警醒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来,为谁来,搞清楚了这三个问题,才会知道自己的路,如何走才不会摔跤。”

杨再兴恭敬道:“下官知道了,多谢大人不吝赐教!”

李纲点点头,面上看不出一丝表情,转过身继续走了。

杨再兴心想,一下子爬得太过,果然有些缺氧。不知永国公当年是如何应对的。

杨再兴如今也是身份尊贵之人了,自然有户部给他配了府邸。

建炎皇朝的公务员待遇还真是好,大官住大房,小吏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