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洛塔林吉亚战争(2 / 3)

是,教宗 覆舟水 1526 字 8个月前

茹王室的让·德·安茹。

1420年10月24日,20岁的伊莎贝尔与11岁的勒内结婚。她的父亲是老洛林公爵夏尔二世·德·洛林,母亲则是帝国皇帝鲁普莱希特的爱女玛格丽特。

鲁普莱希特大帝便是当年的普法尔茨公爵,也是海德堡的鲁普莱希特大学的创立者。由于夏尔公爵年老无子,依照婚姻契约,他去世后,他的巴尔公国将由女婿勒内继承,洛林公国则由女儿伊莎贝尔继承,在女婿女儿去世后,则由二人共同的子女将两个公国再度合而为一,这便是巴尔和洛林解体的起源。

年幼的勒内·德·安茹之所以被老公爵看中,是因为他继承并统治着安茹公国和普罗旺斯公国,会成为女儿继位后强大的盟友和助力。

当年,这段强强联合的婚姻甚至激起了勃艮第大公菲利普三世的强烈不满,他率军进攻洛林,试图阻止联姻,却被洛林公爵及其盟友联手击败,灰头土脸地退出了洛林领地。

可老夏尔的如意算盘也未能完全如意。

1454年,丧妻一年半的勒内公爵迎娶了让娜·德·拉瓦勒。时年45岁的勒内不仅统治着普罗旺斯公国,还拥有继承自老丈人的巴尔公国。他超长待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479年,而他与伊莎贝尔女公爵的孩子去世于1470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勒内的孙子尼古拉斯一世·德·安茹于1470年继位,时年23岁。1472年,年仅24岁的尼古拉斯一世忽然暴病身亡,洛林的安茹家族绝嗣,爵位顺位继承,公国由洛林公爵与沃德蒙伯爵的共同后裔,洛林的另一位勒内,勒内·德·沃德蒙-洛林继承。

旋即,勃艮第的查理大公、神罗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与法国的路易十一世在三国边界爆发了持续近十年的大规模边境冲突。

冲突结束后,万籁俱寂。

安茹公国和普罗旺斯被法国控制,丧失了独立的军事权与外交权,查理大公的脑袋被瑞士卫队劈开,勃艮第公国被奥地利与法兰西分裂吞并,洛林公国内部爆发了大规模叛乱,勒内公爵朝不保夕。

但机缘巧合之下,奇迹般的一幕发生——勒内·德·安茹去世后,被遗忘了三十年之久的婚姻契约当即生效,巴尔公国被归还给洛林公爵,借助新土地上的生力军强势加盟,勒内·德·沃德蒙-洛林成功镇压叛乱,也避免了被法国吞并的命运。

直到1737年,末代洛林公爵弗朗茨三世向法国用洛林领地置换了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大公国,之后迎娶了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莎女皇,才宣告洛林公国的终结。

1453年12月,在洛林这片土地上,诸多灾难尚未发生,但矛盾已有兆头。

伊莎贝尔女公爵去世后,公国被丈夫和儿子分别继承,后两人拥有同一个令帝国皇帝恨得牙痒痒的姓氏——“安茹”。

安茹家族起源于布列塔尼地区,后被法国国王分封于安茹伯国,因而得名。1128年,“大胡子”杰弗里三世与亨利一世之女玛蒂尔达结婚。就像十字军之王开局的托斯卡纳女公爵玛蒂尔达一样,这位玛蒂尔达也为丈夫带来了丰厚的嫁妆——一座完整的英格兰王国。他们的后代统治英国直到1485年,被都铎王朝所取代,史称为“金雀花王朝”。

在统治英国的同时,安茹家族还统治着法兰西的安茹公国与普罗旺斯公国,法国的安茹家族与瓦卢瓦家族血脉相连,同出卡佩一脉,形同一体。

帝国最敏感的边疆,洛林公国,如今竟被来自安茹家族的让二世继承,这简直是法兰西“东扩”的最好证明!

洛林公国南部的勒米尔蒙郡与巴塞尔伯国所属的贝尔福郡相邻。恰好,巴塞尔也是罗贝尔等人此行的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