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面善(2 / 4)

集的聚落。

他们闲聊归闲聊,却是让康耀祖终于反应过来,原来这个张浩程……就是那个张浩程。

现在山区的地能种,主要原因就是建国后的水利工程,沟渠水库是必备的,第一波粮食增产,就是因为水利。

“嘎呀河”是满语,本意就是“彩珠河”,古时“东珠”,就有从这儿出的,不过时光荏苒,珍珠的产值远不如养猪。

“苦寒之地”放现在没啥概念,放建国前那就真是求生日常。

但毫无疑问松江的钳工干这活儿属实没脑子,环境压根不允许,所以有些出国闯荡的胡子、老棒子,一般都是找老家的钳工加工一些装备。

这跟家传是有关系的,张家老太公连自己家门都敢反,对“法度森严”的挑战,超过了“宗法”的约束。

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从小长大到,也都习惯了。

大雪封山之后,就需要人和人共渡难关。

现在陈家人还没有完全适应这边的节奏,说到底,陈家人还没有办法像张浩南这帮人一样具备“无法无天”的心态。

“行,这一路多亏康哥,让您受累了。”

山体改造过的痕迹也相当古老,那种大集体时期的四平八稳结构,挺有年代感。

偶尔也会带附魔,本地的各种“巫婆神汉”颇有江湖地位,一度流行过请各种大仙儿。

康耀祖亲自领着人进山,路是相当的不好走,不比十几年后水泥路修起来,这光景没有越野车,富康进来直接抛锚都是大概率事件。

张浩南从来不掩饰对本家兄弟的亲疏远近,张浩东就是最亲近的,而张浩东的亲弟弟张浩北在他那里就要调低一个档次。

有些山体还改造了山洞或者开凿了庇护所,里面有“锅驼机”,也有最早的“特五零”拖拉机,能供电也能当动力源,后者还能改造成简易小坦克。

双方之间交流还会用上普通话,倒是让康耀祖听懂了不少。

“那东哥嘞?”

甚至还能有迫击炮和反坦克火箭筒,这些也都是备战时期的遗存,懒得扛下来,就留山里了。

“这次不用,会有‘高丽仔’过来做事。”

而且他也听出来了,张浩程还用上了“高丽仔”,合着连图们江、鸭绿江对面的“亡命徒”也能招募麾下?

康耀祖确信张浩南不是那种低层次的“黑恶势力”,作为一个“人精”,他很快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该不会是“财神爷”连平壤的财……也能发吧?

还别说,康耀祖猜对了一多半,只不过这里面还倒了一手“特鲁姆普集团”。

实际上就今年暑假,金毛老汉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吹嘘过自己在平壤的人脉,当然他主要还是吹在中国的人脉,其次是莫兹格,再次就是平壤。

唯一还没有吹起来的就是德黑兰……

北美明面上的十大首富,现在有两个是他的拥趸。

div&nt;ntentadv" 没到狂热粉的地步,但是在迈阿密的高尔夫疗养酒店,都掏钱买了年费会员。

有些议员出于政治需要,当然也可能是“政治献金”需要,反正主动向金毛老汉靠拢。

可惜“特鲁姆普集团”在军工领域根本没啥影响力,也没有特别牛逼的业务,所以一直没有合作的基础。

直到“特鲁姆普集团”现在投资了一大堆酒店用品生产厂,并且还是规模相当大的实体厂,因为有些议员便以此为突破口,成为了中间人,将原本的“幕后金主”拉出来跟金毛老汉一起吃饭。

大家一起“搓粉圆”才有搞头嘛。

知道未来会在账面上掏两万个亿美刀的人并不多,但知道有这个方向趋势的人……很多。

想要分一杯羹的人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