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江宁之祸,人心惶惶,大夏京都,暗流涌动(10 / 11)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11684 字 2022-10-31

百万难民,死一百一十四人,他信吗?

后者一愣。

最终缓缓开口道。

“四千八百余人。”

“聚集府外之人,一路难民,无法清算。”

他出声。

张旸瞬间沉默。

零零碎碎,算上无法统计者,一日死万人。

这当真是人间炼狱啊。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响起。

“大人。”

“朝廷来信了。”

随着声音响起,张旸立刻起身。

接过下属递来的信封后。

张旸直接拆开。

只是很快,他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一旁幕僚不由皱眉。

“大人,朝廷何意?”

他询问道。

“继续放任,加强治安,不得发生民变,凡有民变,直接镇压。”

张旸开口,声音都是寒的。

后者却不由沉默。

片刻过后,他叹了口气道。

“大人,属下应当知晓陛下的意思了。”

他开口,如此说道。

“什么意思?”

张旸看向自己这个幕僚,有些好奇。

“激怒民怨,杀商放粮。”

后者回答。

令张旸沉默。

只是过了一会,张旸摇了摇头。

“做不到。”

“也无法做。”

“这些商人不蠢,虽价格疯涨,一百二十两白银已经到了极限,几个大商更是将价格一直稳在七八十两。”

“他们也怕朝廷秋后算账,这般行为,无法真正激怒民怨,而且刀子落下,也过于牵强。”

张旸明白皇帝的意思,但他却认为,这行不通。

因为这帮商人不蠢,反而一个个鸡贼的很。

最高售卖一百二十两白银。

大商都卖七八十两白银,适可而止,控制在了一个极其合理的范围。

最主要的是,这些大商每日贩卖的粮食不多,就是为了多观望观望。

这般灾情,他们是不担心销路。

皇帝的想法固然好,可理由还是不足。

最主要的是,为了杀商,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这并不是什么良策。

“给我写份奏折,大致意思就是希望朝廷拨款,我亲自找这帮商人洽谈。”

“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朝廷付款,赈灾救民。”

张旸开口,这是他的想法。

“恩。”

后者应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

江宁府中。

一处废弃宅内。

郑公恭恭敬敬站在一名老者面前。

显得十分恭敬。

“郑公,继续蛊惑其他米行涨价,但主要米商价格稳定控制于六十两内。”

“每日不得超过三千石。”

老者开口,这般说道。

然而郑公却不由苦笑一些,看着对方道。

“大人,价格還好说,只是六十两還是有些夸张,是常价十倍,這......朝廷不可能无动于衷啊。”

郑公开口,有些危难。

能成为一方富甲之人,怎可能会那般愚蠢?

这可是发国难财啊,而且吃相如此难看,朝廷其可能不秋后算账?

只是后者却摇了搖头道。

“郑公放心。”

“不出意外,过两日郡守便会找到你们,与你们协商粮价统一。”

“王爷的意思很简单,最低二十两一石,少一文都不行。”

“至于其他的,你也莫要担心,不管圣上是什么意思,他就算想拿你们开刀,朝堂之上,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