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打不过王超的,比拼台内短球的稳定性肯定也是比不过的。
但我能不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方式处理呢?
譬如……我偏要强攻这个球,我该怎么做呢?
朱鼎再次看了看这个球,很短,很低,落在自己球台中间偏左的位置。
他依稀记得,今天上午,林梓君曾经拧过一个这种球,那是一个惊艳世界的超高难度拧球。
朱鼎自问做不到。
那么,挑打呢?
众所周知,挑打和拧球最大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挑打是正手位,而拧球是反手位。
第二,拧球时球拍始终是下压的,球拍接触的是球的上部,它需要完全用摩擦力把球拉起来。
但挑打不一样,挑打在球拍迎前的时候是微微上翘的,它需要先把球兜住,再翻腕下压,从某种意义上说,挑打的适用性更宽泛,就算再低的球,都可以被强行挑起来再打过去。
那么王超发自己左手位短下旋的意图就很明显了,他觉得自己拧不了这个球。
朱鼎以前从不会去想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今天他却在这一瞬间就全部想通了。
然后他决定试试看。
于是在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中,朱鼎的身躯飞快左移,然后将球拍斜斜插到小球底部,来了一个姿势极其明显的长距离大翻腕。
动作持续时间偏长,最后球拍往前挥过去的时候,那球不像是被弹出去的,更像是被球拍裹挟着扔出去的。
全场的嗡嗡声陡然加剧。
就连观众都觉得这个球不对劲,有人已经交头接耳的互相议论:“持球了吗?是不是持球了?这应该犯规了吧?”
裁判直接吹响了口哨,手臂笔直的指向朱鼎,示意他犯规了。
比分变成2:1,王超追回一分。
朱鼎无所谓,耸耸肩,心情很愉快。
他其实挺开心的,因为事实上这个球他是挑打不了的,但他现在毕竟把球打过去了,而且无论角度还是轨迹都相当不错,算得上是一个高质量的回球。
除了犯规之外,一切完美。
他现在考虑的是,如果自己手臂和手腕的摆速再快一点的话,会不会能把裁判糊弄过去?
王超继续发球,又是一个左手位短下旋。
盯着这个球,朱鼎暂时想不到什么玩法,但他依然不想按部就班的斗短。
于是他施展出当前最新的兜拐技术,把这球直接打到王超的正手位底线去了。
王超毫不犹豫一板侧身爆冲。
朱鼎根本不退,也不准备反拉,他身躯往前,死死顶在台前,球拍竖起,大力推挡。
这当然又不是常规战术,正确打法应该是退后一步,把球狠狠拉回去。
但朱鼎知道自己现在拉不过王超,所以他这一刻想到的是上午王超打林梓君的那场球。
那场球贯穿全程的一个宗旨就是“不退台”,新世代的年轻选手们速度太快、节奏太快,当双方都缺乏杀板时,谁先出杀板谁反而容易因为用力过猛而造成身体失去平衡。
朱鼎打算从某种程度上复刻这个概念。
他顶在台前当然没办法挥臂拉球,所以只剩下大力推挡,这样回过去的球质量不会高,但因为是台内相持,所以这球除了不转之外,无论速度还是力量都是杠杠的。
他想跟王超斗一斗快节奏。
王超再拉。
朱鼎再推。
王超反拉。
朱鼎再推。
王超左右开弓,小球不断落在球台的不同位置,几乎每一个球都是大幅度变线,堪称变化多端,但因为是台内球,朱鼎反而不需要太多的跑动,他强行将这一个个进攻简单粗暴的挡了回去。
这一刻,看台上有些上了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