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一战封神(4 / 6)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7565 字 2022-01-20

令公”刘继业。

以骁勇著称的杨业先是担任保卫指挥使,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杨业一生的主要时间都是在为北汉效力,由于杨业战功卓著,北汉人称其为“无敌”。

《宋史》中提到,宋军几次与杨业的交锋,全是以杨业的失败告终。如杨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杨业跳进护城河泅水逃跑,后来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

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杨业还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直到赵光义派刘继元亲自招降,杨业才大哭解甲归降。

刘继业归降北宋,赵光义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同时恢复他的本姓杨,北汉没了,“继业”就不必了,改名单字“业”,称杨业。

所以说,《杨家将》中的头号人物老令公杨业,竟然跟大宋对抗了将近三十年的北汉功臣名将,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忠的君是北汉的君,报的国是北汉国,这或许是那些说书人觉得最尴尬的事。

如果说杨业在北汉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事迹,那就是他是北汉晋北边防的抗辽英雄,“无敌将军”。

射雕引弓,策马大漠孤烟,有良人相伴,要什么繁华三千?杨业戍守边关,夫人折赛花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教授子女武艺。

历史上,杨业有七个儿子,《宋史杨业传》载:“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既殁,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杨业死后,朝廷将他的儿子供奉官杨延朗升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官延浦、延训同为供奉官,延環、延贵、延彬同为殿直官。

杨家七子,到底谁是老大?

大多数人认为杨延昭名列次子之前,首先受封,当为老大;也有人说,在陈家谷口战死的杨延玉是老大,之所以把杨延昭放在前面,是因为他最有名,而且官位高,故列于前。历代传说中,认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故称杨六郎。

杨延昭到底算老几?史书中没说明,杨业何时出生,史书也没有说明。不过,我们根据史书记载推断一下,《宋史》载:“(杨业

)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

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是乾祐四年。杨业弱冠追随刘崇,假定951年,杨业任保卫指挥使是二十岁,那么958年杨延昭出生时,杨业已经二十八岁。

如果杨延昭是老大,他下面还有六个弟弟,杨七郎出生时,杨业起码已经四十多岁了。可见,说杨延昭是老大,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杨延昭排行老六,倒是很有可能,若是这样估算,杨大郎出生时,杨业至少已有十八岁了。

如果杨延玉是长子,一切就好解释了,上阵父子兵,史书上记载,杨延玉一直跟随杨业作战,直至战死疆场。按照常理,杨业有长子,不可能带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南征北战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杨延玉是大郎,杨延昭作为杨六郎是实至名归。

民间口口相传的杨家七子: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名字真正对上号的只有六郎杨延昭,其他的都是浮云。

说来也怪,杨家七子都对杨家祖传的三十六路梨花枪情有独钟,对杨业成名的金刀反而没什么兴趣。

杨家枪法,杨延昭同杨延玉二人学得最好,杨延昭得了枪法的一个“巧”字,杨延玉得了一个“猛”字,兄弟二人从小就随父亲征战疆场。

杨业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在朝廷任武职,但没有出战的记录,历史上明确继承杨业衣钵的,只有六郎杨延昭。同杨业一样,杨延昭威震边关,宋真宗赵恒称赞为“治兵护塞有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