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你们起义的目标是什么呢?”
化名王五的人便拿出了起义者的章程,以及那几本英国当年砍国王时候掘土派的小册子。
“我们希望在巴达维亚,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我们要变革巴达维亚的土地制度,要取消那些徭役,要民众可以自由地耕种他们想要耕种的作物、将村社的土地打碎分给个人。”
“以及……我们希望效仿贵国的制度,我们听说过贵国的一些制度。”
简单的几句话,让法扎克莱更加确信了这件事的可行。
只此几句话,证明了这里面绝对没有大顺朝廷的力量,大顺朝廷虽然号召所谓的仁政,但却绝不可能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些人里,应该有亲英派。
此时欧洲理想中国的人很多,伏尔泰就是最出名的那个。他去过英国,也知道英国真正什么样,但为了“让法国人觉醒”,把英国和中国都吹上了天。
启蒙者看来,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良心。让人们知道,有一个完美的理想国。
至于真相,看看此时欧洲出版的一些书籍的名目,诸如瑞典的《唐帝国的人民的监察制度》……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国已经破灭、大航海时代来临,急需一个听说过、现实存在的、绝大多数人没见过、看不见、摸不到、神秘的理想国。
在绝大多数人可以亲身出国体验之前,在讯息依靠纸张传递的时代,这个理想国就可以承载个人的全部思想。
而这里,距离中国太近了。
所以英国,就像是此时欧洲一些人嘴里的中国一样,便成为了一些人听说过、没见过的理想国。
法扎克莱听说过澳门那些皈依者狂热的故事,心想这群人如果真的把英国当做理想国,将来一定会成为公司在东南亚立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