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之地,只等以后李德旺自己有能力去开拓了。
另外李承绩又从萧家的年轻女子中,选了一个相貌不错,脑袋也不算笨的表妹封为郡主,嫁了过去。
算是从明面上,加深了齐王和大元的利益联系。
因是来过几次,所以刘有荣对去县公府的路并不陌生。和外城到处盘查相比,内城倒是安静多了。这么走到府邸前,都没遇到盘查的锄奸司。
敲了敲门,里面的小厮只看了刘有荣一眼,便放他进去。
内里,李德旺一家子正极有兴致的看着皮影戏。
这是大元近两年兴起的新事物,最早出现在大元的年会大宴上。制作皮影的工具并不算复杂,表演者也很容易培养。尤其是经过大元数年的戏剧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戏子涌现而出。
在收获巨大的名气时,也得到常人数倍多的收入。不过大元对娱乐行业的征税比率也高!但这还是架不住名角儿的收入节节攀升。相应地,投身戏剧行业的戏子也越来越多了。
可是戏子行业的更新换代很快,而且要成名,时间也越来越久,越来越难了。所以拥有良好声优条件和表演优势的戏子投入皮影戏,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大很多。
特别是现在这种皮影戏初期阶段,优秀的皮影表演者不多。一些戏子改行,面对的行业竞争就小得多。
另外戏剧表演对舞台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想观看比较出彩的戏剧节目,只能去戏院。但有些身家不错的豪门显贵并不喜欢凑热闹,就只能请戏班子来府上表演了。
这么一来,出场费自然就高了。并且和完美的戏院舞台相比,私人的戏台总是难免差了些味道。
所以皮影戏的出现,就刚好弥补了这个遗憾。
一来皮影戏的表演者数量不多,二来对舞台的要求也一般。一些不那么富裕的人家,隔三差五的请戏子来表演皮影戏,就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李德旺的县公府就是如此。
虽然有大元这边的俸禄和夏国那边的接济,再加上一些在大元值办的产业,过得比普通人家好上太多了。但是和那些产业遍布大元数省的大商贾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戏班子不能天天请,但皮影戏就能时不时的看一看了。
此刻表演的是《西游记》孙悟空大闹花果山。作为跨越时间的四大名著,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尤其是这种神话题材的戏剧,就更容易被人接受了。
李承绩命令文宣司底下的《大元商报》专门空出一个版面,刊发《西游记》小说。这下子不得了,立时让《大元商报》的销量达到‘秒杀’的地步。
后来因《西游记》的火爆程度实在出乎意料,《大元商报》不得不增加版面,以便多发行一些内容。虽然报纸的价格也涨了一个铜板,但依旧打消不了百姓们的‘秒杀’热情。
也就是那个时候,《大元商报》上登出了招标广告的消息。并通过竞价的方式,拍出二十第纳尔一平尺的广告位,为《大元商报》带来难以想象的收入。
这也给其他报社指明了一条赚钱新路。
因为之前报纸都是由大元官方扶持!本着开启明智,引导舆论的想法,报纸的价格又极低。几乎每家报纸都是卖一份亏三分。卖的越多,亏的也越多。
虽然也为大元的宣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每次为此扶持的第纳尔也数不胜数。所以不仅官府对报纸的发行不热衷,民间也没什么兴趣。若不是李承绩坚持,户部会将《大元日报》以外的其他报纸,都给关停了。
但现在经过《大元商报》这么一冲击,所有人都知道报纸是个赚钱利器了。再加上礼部已经放开了民间发行报纸的门槛,一些民间小报社也得以成立。
如今大元的媒体行业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
这和李德旺是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