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核聚变假说(2 / 3)

宇宙波澜 魈毅 1720 字 7个月前

道。

在一百多年前,人们认为“量子理论”是胡说八道。

……

但现在,这些曾经被认为是胡说八道的理论、都得到了证实,它们都是正确的。

张璐说:“就拿近代的量子理论为例,最初人们认为,猫怎么可能既死又活呢?粒子怎么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然而,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沃纳·卡尔·海森堡”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他带领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但没有人相信他。直到近些年,随着科学发展逐渐深入微观领域,才慢慢接受了这一理论、并独立成为了一门学科。”

李翰文:“我到现在也无法接受“猫既死又活”的说法。”

张璐:“我相信无法接受这个说法的人不止你一个,量子力学的古怪之处就在于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微观领域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宏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它的不确定使我们迷惑不解,所以看上去更像是在胡说八道。就像现在人们无法接受“等离子宇宙论”和你无法接受我的“白洞假说”一样。”

李翰文:“怎么又扯到我了?”

“谁让你不相信我呢~”张璐白了他一眼,说:“直到现在人们还相信太阳是一个燃烧的火球。”

“难道不是吗?”

“那你有没有想过,它是靠什么燃烧的?”

“核聚变啊~地球人都知道。”

张璐点点头:“这是普遍的认知,也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认知。但我要告诉你,在科学界流传这一句话:当你知道的越多,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的越少。”

继续阅读

最初,人们认为太阳是一个剧烈燃烧的“大煤球”,后来发现,宇宙是真空的,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氧气提供它那样剧烈的燃烧。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似乎在膨胀,也就是说它好像越来越大了。

如果它是一个“大煤球”,怎么会越烧越大呢?除非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地为它补充质量,而补充的速度一定要大于流失的速度,所以它才会越来越大。

但最终人们也没搞明白,到底是什么在为它补充质量…..

直到近代,有人提出了“太阳核聚变假说”,人们这才不必再绞尽脑汁去寻找那个为太阳提供质量的“东西”。

核聚变假说认为,太阳不需要什么“东西”为它提供质量,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大煤球”,其燃烧性质也跟地球上的火不同,它是通过核聚变的形式从其核心向外部输出能量的。

随后,人们通过分析太阳光谱发现,其中有两条黑线,这两条黑线代表是氢原子和氦原子,它们的光并没有传递到地球上来。

但观察数据却显示,太阳上是有这两种元素的、而且这两种元素还占据了太阳的大部分质量。由此得出结论:这两种元素的光谱被太阳本身吸收了。

然而,这两种元素恰恰就是构成核聚变的关键,由此也间接证明了“太阳核聚变假说”的可能性。

其次,以人类现有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来判断,能令太阳几十亿年持续产生如此高温的原因,就只有可能是核聚变。

“完美~”李翰文比划了一个金老师的招牌动作,说:“那就是核聚变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张璐白了他一眼,说:“对于普通人来讲,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完美又能令大部分人接受的解释。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科学家来说,这个解释仅比“大煤球”的解释完美了一点点而已,其中无法解释的事情还有很多……”

李翰文:“还有什么?”

“首先,“核聚变假说”只是一种猜测,最多算是一种合理的猜测,但它并没有被证实。”